【本文原创首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导语: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移动业务份额和业绩的连续下滑,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再也坐不住了。近一个月内连续引入4名高管,杨元庆有意亲自操刀,从人事、架构上调整,引入渠道资源,打响移动业务翻身仗。
你还记得“中华酷联”吗?
现在提起联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PC电脑,很少人会想到其手机。然而,在国产智能手机勃发之初,有着中华酷联之称的“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这四家智能手机厂商一度是国产支柱。但如今却时过境迁,除了华为外,包括联想在内的其它三家手机业务份额持续缩小,风头早被主打开放市场和电商市场的 OPPO、vivo、魅族等品牌盖过。
在过去的2016年中,同时根据知名科技类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针对全球手机市场的最新调研显示,中国智能机市场2016年出货量达到了4.65亿台,为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大约贡献了1/3,而金立,华为,OPPO,vivo,魅族等5大品牌贡献了主要的出货量,他们的总出货量达到了2016年中国智能机市场的58%。
(联想手机用户留存率很低)
为何手机业务一直下滑?
从刘军时代的 “机海战术”的低端机策略到收购摩托罗拉打造 Lenovo Moto,联想手机业务一直受到重视。但联想手机业务份额却逐年下滑,从曾经稳居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前两名,到现在早已跌出三甲之外,而且盈利状况糟糕。
在联想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其移动业务上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亏损扩大到1.55亿美元。
从联想移动业务的发展历程看,品牌战略的摇摆和研发的缺失,且过度依赖运营商,可能是其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1)与vivo/oppo/小米等互联网营销品牌相比,品牌战略定位不明确。
在联想沉迷于运营商渠道时,其他手机品牌早已开始居安思危。面对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异军突起,联想手机品牌则显得摇摆不定。“为什么联想没有自己的爆款?”这是业界对联想手机提出最多的疑虑之一。
(2)与华为比,2015年数据显示,联想移动十年研发支出竟不及华为一年。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依靠运营商定制起来的华为,能在手机业务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3)另外,联想手机70%的出货来自运营商渠道。过于依赖运营商渠道,也就是其过于安逸的原因。
联想应对之策
面对联想手机在品牌定位缺失和研发费用的不足等方面问题,联想痛定思痛,重新规划战略方向,从外针对性的引进高管人员,从上而下,欲重振手机业务,再回“中华酷联”。
针对研发部分,2月24日,联想集团任命来自三星的姜震(Jaden)为副总裁,全面负责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业务的产品策略及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组合、产品规划和运营。
姜震,先后任职于韩国三星电子总部通信研究所、产品研发部门、产品市场部门以及中国手机战略部门,其在产品规划领域经验全面,既有全球视野,又有中国本地的实战经验。其多年来经验或可以让联想手机的产品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品牌定位方面,只会保留 Moto 一个手机品牌,早前用于试水互联网手机且已经有了一定品牌影响力的 ZUK 也会被归并到 Moto 品牌旗下,联想手机则成为了历史尘埃。
在渠道运营方面,2月20日,联想对外宣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虞杲出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全面负责MBG中国业务销售管理工作。3月6日,原中国电信终端公司总经理马道杰将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MBG中国业务常务副总裁,直接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乔健汇报。
联想移动的未来?
联想移动基于产品和渠道运营方面进行重新布局,但是能否实现联想移动的“凤凰涅槃”目前尚不得知,还得让市场不断去验证,但至少短期内要实现大破局还是困难重重!
【郑重声明:本文所引援资料均属市场公开信息,所涉个股和观点,仅供阅读,绝不构成对您的投资建议和推荐,绝不可作为您入市交易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主动联系。】
本文为企业推广,本网站不做任何建议,仅提供参考,作为信息展示!
推荐阅读:无叶风扇
网友评论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